2022年3月23日 · 锂硫电池具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 (2600Wh kg−1),且硫电极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在可充电电池研究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硫正极材料引发的一系列棘手问题,严重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 首先,硫及其放电产物(Li2S或Li2S2)因低导电性和绝缘性,难以直接作用于正极材料,导致硫活性物质利用率降低。 其次,单质硫和放电产物Li2S因体积密度不
2017年1月30日 · 多项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使得锂硫电池的放电容量、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都取得了很大的提高。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以多孔碳/硫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相关研究工作,并讨论了不同的多孔结构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最高后总结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2.
2014年7月21日 ·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自1799 年意大利人Alessandro Volta发明世界上第一名个电池以来, 经过200 多年的发展, 化学电源种类、产量不断地更新和扩大, 使用的场合和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地增加, 成为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动力来源之一. 随着空间技术、移动通信、导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人们对能源危机和
2018年2月1日 · 本文针对正极聚硫锂溶解问题,从正极材料表面包覆、表面吸附、表面催化的角度对近年来提高锂硫电池循环性能的正极材料研究思路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高后对提高锂硫电池性能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一直是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最高容易获得的能量来源.然而,其有限的理论容量 (300 Wh kg~ (-1))无法满足大规模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对更高能量密度的需求.相比较,硫电极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理论比容量高等众多优点,在金属硫电池研究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金属硫电池可以选择不同的金属材料 (Li,Na,K,Ca和Mg等)作为负极,这也使得各种金属
2011年4月28日 · 摘要: 综述了锂硫电池中硫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特征以及电化学性能. 简述了单质硫正极材料, 重点 探讨了有机硫化物、碳/硫复合材料、聚合物/硫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材料制备、反应机理以及充放电特性, 并对
2019年5月13日 · 锂硫电池以单质硫或含硫化合物作为正极、金属锂作为负极,基于硫和锂之间的多电子转化反应实现能量储存,其理论能量密度高达2600 Wh kg-1,是目前商业化钴酸锂/石墨电池理论能量密度的6 倍以上(387 Wh kg-1)。
2017年1月10日 · 摘要: 锂硫电池采用硫化锂作为正极材料时,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166mA·h/g),还可用高嵌锂能力的碳或硅材料代替金属锂负极,有效避免锂枝晶刺穿隔膜造成的短路现象,故该储能体系为国内外学者所广泛关注。
2014年8月22日 · 锂硫电池是以硫元素作为电池正极,金属锂作为负极的一种锂电池。 单质硫在地球中储量丰富,具有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特点。 利用硫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硫电池,其材料理论比容量和电池理论比能量较高,分别达到 1675m Ah/g 和 2600Wh/kg,远远高于商业上广泛
2020年9月5日 · 本文回顾了传统碳载硫(C/S)锂硫电池的反应机理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综述了腈基、不饱和烃基、硫醇基和小分子有机硫电极的制备方法,储锂机制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分别列举了作为锂硫电池正极的优/劣势,并从科学的角度提出了解决策略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