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8日 · 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全方位球道路上的电动汽车存量将从2021年的1650万辆增加到2030年的近3.5亿辆,到2050年,电动汽车电池的需求将达到14太瓦时 (TWh),是2020年的90倍。 《自然》指出,电动汽车的电池有一系列严格的要求。 一方面,需要在尽可能少的材料和重量中封装大量的能量,这样汽车一次充电就能跑得更远。 另一方面,需要具备足够的功率,充电速度
2 天之前 · 近日,一项关于新型钠离子电池材料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研究由休斯顿大学卡内帕研究实验室牵头,联合多个国际团队共同完成,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名为NaxV2(PO4)3的磷酸钒钠材料,为提升电池效率和能量性能开辟了新路径。 长期以来,锂离子电池凭借其优秀的性能,在
5 天之前 · 赣锋锂电新一代软包 CTP 一体化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 190Wh/kg,并支持超 10C 高倍率放电。 在安全方位性上,电芯与电池PACK本体双安全方位,在电芯层级可以
2024年1月29日 · 从2022年新增储能装机技术占比来看,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占比达94.2%,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铅蓄电池中的铅碳电池作为升级版的铅蓄电池,凭借着成本低、安全方位性高、低温性能好等特点,作为储能行业重要的技术方向,将在新型储能领域中大有可为;熔盐储热凭借着
2024年12月13日 · 新能安首席职位技术官袁庆丰博士表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行业普遍认为18650电池的功率已经达到了极限。 然而,JP30成功地突破高功率电池的性能极限,通过电芯全方位极耳结构设计作为突破口,在使用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的同时,负极采用新型快充石墨及硅碳混合体系材料,配合超高动力学电解液,实现高功率、长运行、高充电效率、长使用寿命、低温性能
2024年12月17日 · 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主要采用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联盟发布的公开资料,2021年,我国三元锂电池装机量74.3GWh,占比48.1%,磷酸铁锂装机量79.8GWh,占比51.7%,二者占据了近100%的动力电池市场并且彼此难分
2022年12月23日 · 1)1000km续航:采用高镍三元/低硅材料电池体系; 2)700km续航:采用M3P电池体系; 3)300~500km续航:采用钠离子电池体系; M3P电池是基于材料创新的新型电池,但其确切的材料体系目前不清楚,根据某些公开信息判断M3P电池正极材料应该彻底面
2024年1月22日 · 一场以"大容量"为前奏的储能电池"进阶"悄然拉开序幕,来自不同企业的300Ah+电池纷纷登场,305Ah、314Ah、320Ah、325Ah等不同规格的储能电池促成了2023年的一波容量竞速,加速替代280Ah储能电池。
2024年4月12日 · 近日,备受市场关注的宁德时代发布了一款储能新电池,这一名为天恒储能系统的产品号称容量和功率5年零衰减、6兆瓦时、15000次循环寿命。
2024年3月8日 · 根据全方位球资讯机构SNE research报告,到2030年,全方位球液态锂离子电池供应量将从2023年的687GWh增加到2943GWh,增加4.3倍,占电池市场的95%以上,全方位固态电池的供应量则会从2025年开始的0.2GWh,增加到131GWh,市场渗透率将达到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