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日 · 虽然相变材料的潜热值大,但有很多研究表明相变材料 过量后控温效果并不显著,如Javani等在电池上包裹不同 厚度的相变材料进行放电实验,发现当相变材料的厚度大于
2020年9月8日 · 研究了铝板厚度、水管数量、质量流量、导热系数、相变温度和进水温度等因素对电池散热的影响。 通过对电池温度场的模拟仿真,合理控制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将参数取值进行优化,使电池的最高高温度和最高大温差能够控制在44.19 ℃和3.18℃,此温度能够很好地满足电池的工作温度,表明铝板/相变材料/液冷相结合的新型散热结构能够较好地控制电池的温度均匀
本文以三元软包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设计相变材料-铝板-翅片复合散热结构。 根据电池生-传热机理,在HPPC和熵变系数实验基础上获得电池直流内阻和熵变系数,从而建立精确确的热模型。
2021年3月2日 · 相变材料(PCM)由于具有相变潜热大、相变时体积变化小的优点,成为电池热管理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本文介绍了相变材料的蓄热原理,综述了主要相变材料石蜡以及
2024年2月29日 · 相变材料热管理技术具有温度均匀性好和无须额外能量输入等优点,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以典型方形电池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方法,探究相变材料热管理系统几何形状对电池热管理热性能的影响。
2024年11月19日 · 本文首先介绍相变材料的特性,然后建立一种带有相变材料的电池模型, 利用仿真软件分析对比相变材料冷却和自然风冷条件下动力电池的散热情况,从而建立一种有效的含有相变材料的电池散热模型。
2023年5月29日 · 该团队研究了多种柔性 PCM,发现相变温度为 33 ℃ 的材料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小功率电池组,而相变温度为 47 ℃ 的材料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大功率电池组。
2021年1月17日 · Wen等研究了烷烃/气相二氧化硅复合相变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保温性能,选取具有较大的相变焓和比热容、较低的热导率和良好的定型特性的复合相变材料,测试得到了低温环境下被相变材料包围的锂离子电池的冷却曲线,并与未采用相变材料的情况进行了
2022年11月20日 · 在这项工作中,提出了一种具有相变材料(PCM)-铝板翅片的电池模块复合散热结构。 同时,分析了不同放电速率、熔点和PCM厚度对模块热特性的瞬态影响。
2016年11月1日 · 在这项研究中,相变材料和铝丝网板的复合材料已用于 LiFePO 4 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以控制电池在高温区域(50-55°C)的温升。 熔点为 35–40 °C 的聚乙二醇 1000 (PEG1000) 已被用作相变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