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9日 · 宁德时代CATL以其商业化磷酸铁锂电池为样本,探索其在满电态、60℃存储容量损失的原因。 通过物理表征和电化学性能评价,从电池和极片层级系统地分析电池容量衰减的机理。
2022年11月5日 · 研究了不同SOC、不同温度下三种不同正极体系的18650电池的日历寿命,并通过微分电压分析法(DVA)分析了容量衰减原因,结果表明,电池容量衰减速度并不会随着SOC增加而线性上升,在50% SOC以内衰减较小,而当SOC增加到60%以上时,容量衰减速度
2024年4月5日 · 通过国内外相关学者对LiCoO2体系的容量衰减机理的研究,发现影响锂电池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由于正极界面阻抗升高和负极容量的损失。
2019年6月11日 · CATL以其商业化磷酸铁锂电池为样本,探索其在满电态、60℃存储容量损失的原因。 通过物理表征和电化学性能评价,从电池和极片层级系统地分析电池容量衰减的机理。
2011年3月31日 · 为降低长期贮存对电池各方 面性能的负面影响, 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管控:(1) 控制贮存环境的温、湿度,将电池贮存在低温和干燥 的环境中, 有利于其外观及内部性能的长期保持。
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存储性能衰退机理,根据国内外学者做的实验研究,普遍认为存储性能衰退主要表现为负极活性锂的损失和正极阻抗的增加。 Pankaj Arora等认为存储性能衰退原因主要包括:活性物质的结构改变和溶解;过充导致负极表面的Li沉积;电解液分解
2023年12月8日 · 锂电池高温存储性能衰减原因 锂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能量存储技术,在手机、电动车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锂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存储性能会出现衰减,这严重影响了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方位性能。本文将详细探讨锂电池高温存储性能衰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
2019年7月24日 · 摘要: 宁德时代 CATL以其商业化 磷酸铁锂电池 为样本,探索其在满电态、60℃存储容量损失的原因。 通过物理表征和电化学性能评价,从电池和极片层级系统地分析 电池容量 衰减的机理。 宁德时代CATL以其商业化磷酸铁锂电池为样本,探索其在满电态、60℃存储容量损失的原因。 通过物理表征和电化学性能评价,从电池和极片层级系统地分析电池容量衰减
2023年7月30日 · 结果发现,在100%充电状态(SOC)下,经过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65 °C存储后,电池的放电容量分别降低了27%、36%、43%和66%。 此外,对应的恢复容量分别为14%、18%、23%和35%,其中不可逆容量损失分别为13%、18%、 20%和31%。 在对65 °C下存储的电极进行表征后,定量分析结果说明,容量衰减与石墨电极上死锂的形成和Co3+的穿
2023年9月22日 · 摘要: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基于负极锂损失过程的锂电池存储衰减寿命预测方法,步骤包括:基于负极锂损失过程建立电池自放电的机理模型,并建立容量衰减随时间变化的理论模型;进行不同SOC和不同存储温度下电池自放电试验,以获得不同影响因素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