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贸生产厂家

许康NatureCommun.:无枝晶长寿命锂金属电池

2024年4月15日 · 在锂金属电极上构建人工固体电解质界面 (SEI)是解决危险锂形态 (枝晶和死锂)猖獗生长以及困扰锂金属电池发展的低库仑效率的一种有希望的方法,但SEI中Li + 的输运行为如何与力学性能相耦合仍然未知。 作者在此展示了一种简单且可扩展的溶液处理方法,以形成具有纯相晶体结构的富Li 3 N SEI,该结构可以最高大限度地减少Li + 在SEI中的扩散能垒。 与常规方法制

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Nature Energy:巧妙电池结构设计助力 ...

2020年10月20日 · 与传统采用最高薄的商用金属箔集流体(~6 μm)组装的锂离子电池相比,本文设计的复合集流体可以将能量密度提高16-26%(取决于不同电池类型),并可在短路和热失控等极端条件下,有效实现阻燃。 相关研究成果以" Ultralight and fire-extinguishing current collectors for high-energy and high-safety lithium-ion batteries "为题发表在 Nature Energy 上。 【图文导读

锂离子电池改变世界——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析 ...

2020年1月24日 · 固态锂电池的关键是开发一种适用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它必须至少满足两个条件:首先,要有较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10-3 S/cm);其次,与正、负极要形成稳定的界面。

锂离子电池过往与未来 |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

2020年10月7日 · 借助锂电池关键核心材料和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不断优化,锂离子电池性价比也在新材料、新技术和先进的技术规模制造技术的共同推动下不断提高。

科教融合系列:锂电池的前世今生(上篇) 从诺贝尔化学奖 ...

2020年6月23日 · 锂电池中的锂负极经历不规则的沉积,长出很多锂枝晶(类似视频中长出的各种不规则形状的枝干和毛刺),反复充放电之后,很容易刺破电池中的隔膜,直接接触到电池的正极,发生短路,电池起火爆炸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深度解读锂离子电池:由来及发展、结构及原理等

2024年4月23日 · 锂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可以理解为含有锂元素(包括金属锂、锂合金、锂离子、锂聚合物)的电池,可分为锂金属电池(极少的生产和使用)和锂离子电池(现今大量使用)。 因其具有比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小型电器中,如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部分代替

斯坦福大学鲍哲南&崔屹&秦健Nature Energy:最高新金属锂 ...

2022年1月14日 · 该工作以"Rational solvent molecule tuning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 metal battery electrolytes"为题发表在期刊Nature Energy上;该工作由美国能源部(DOE)资助,已经申请了专利保护;相关创业也在筹备当中。 斯坦福大学博士生Zhiao Yu (俞之奡)为第一名作者,斯坦福大学教授Zhenan Bao(鲍哲南)、Yi Cui(崔屹)、Jian Qin(秦健)为共同通讯作者。

Nature综述:锂电池回顾!2019年三位诺奖化学家如何改变 ...

2021年1月9日 · 他是锂电池发展历史上的关键人物及奠基人,他在1970年代首次发现了插层电极,并彻底描述了可充电电池的插层反应的概念。 他发明了第一个可充电锂电池,该电池在1977年获得了专利并分配给埃克森公司,为其他追随者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华大学刘凯教授重磅NatureEnergy,"不对称锂盐"衍生CEI ...

2024年12月1日 · 极端条件下的锂金属电池(LMBs)严重受限于缓慢的界面动力学和不稳定性的电极-电解质界面(SEI and CEI),然而研究人员缺乏在分子层面的对电极-电解质界面进行理性调控的基础。 锂盐是影响电池动力学和稳定性的核心材料。 然而,目前功能性锂盐种类较少。 清华大学刘凯团队在2023年曾提出一种具有超分子折叠结构的不对称锂盐阴离子,其带来的负极

深度解读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原理!

2024年8月2日 · 锂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可以理解为含有锂元素(包括金属锂、锂合金、锂离子、锂聚合物)的电池,可分为锂金属电池(极少的生产和使用)和锂离子电池(现今大量使用)。 因其具有比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小型电器中,如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部分代替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