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6日 · 水系锌金属电池(AZMBs)由于锌(Zn)金属优秀的安全方位性、环境友好性、高丰度、高理论比容量和低氧化还原电位,是下一代储能体系的有力竞争者。然而,锌金属负极的枝晶、析氢、腐蚀和钝化等一系列问题会导致活性锌的不可逆损失。
2023年9月10日 · TBC 电池是 TOPCon 和 IBC 两种技术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它继承了 TOPCon 电池优秀的钝化接触技术,并保留了 IBC 电池铜电极工艺。 从结构上看,TBC 量产工艺已经简化,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并且转换效率达到了25%以上。
2019年8月29日 · 近日,顶级水平水平学术期刊《Matter》刊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马骋教授和合作者的最高新成果,他们提出一种新策略,可以有效解决下一代固态锂电池中电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接触差这一关键问题,合成出的固态复合物电极展现出优秀的容量和倍率性能。
2024年5月29日 ·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中,在规模化、高安全方位性新型储能技术装备领域方面提出重点开展长寿命、低成本及高安全方位的电化学储能关键核心技术、装备集成优化研究,提升锂电池安全方位性、降低成本,发展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
中国储能网讯: 8月24-26日,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与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联合主办,100余家机构共同支持的碳中和能源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技术及工程应用大会与新型储能技术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深圳召开。 此次大会主题是"开拓新质生产力,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主办方邀请6位院士及100位行业专家分别
2023年8月24日 · 在阴天或没有风的时候,可以利用存储在电池中的电能来稳定电力流,确保持续的能源供应。 随着电池存储技术的不断进步的步伐和电池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可再生能源生产在全方位球范围内获得蓬勃发展。 能源领导者预计,到 2030 年,将出现更加绿色、智能、互联的能源场景,届时,新能源发电、需求端整合、储能等关键技术与基于工业物联网 (IIoT)、新能源技术和智能电网的智能
2024年11月4日 · 针对储能电池模组特点和现有过电压防护问题,采用可信赖性较高且无需向系统取能的无源防护器件,设计依次级联的具备降压和限压能力的多级过电压防护电路,逐级降低储能锂离子电池模组可能遭受的暂态过电压,并互为后备保护,降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过
2022年9月5日 · 储能高压控制箱是连接电池簇和PCS的高压回路管理模块,具有电池簇电压/电流采集、接触器控制和保护等功能。 设备充分 考虑各元器件的电气特性、散热性能、安全方位性能及可操作维护性,具有结构紧凑、配置灵活、安全方位可信赖等特点。
2024年11月27日 · 摘 要 作为最高主流的储能电池液冷技术,间接冷板冷却技术相比风冷技术虽然实现了在电池换热和均温效果上的突破,但仍存在着电芯顶底区域温差过大、液冷管路循环阻力过大和功耗过高等问题。
2020年9月3日 · 以此作标准进行储能技术分析,对近期国内外电池储能技术进展进行回顾,重点围绕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和铅蓄电池4种类型技术路线,对其制约因素、研究与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了不同技术路线近期面临的主要挑战与远期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