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7日 · 7月26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IRDR国际优秀中心王戎团队在《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题为 "Accelerating the energy transition towards photovoltaic and wind in China"(注:《加速中国光伏发电和风电的能源转型》)的研究论文,首次从能源系统统筹的角度提出了中国加速发展光电和风电、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最高优路径,并揭示了中国太阳能和
2022年1月13日 ·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又明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过去十年,全方位球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成本快速下降
2023年8月20日 · 国家能源局最高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 其中,风电装机3.89亿千瓦,连续13年位居全方位球第一名;光伏发电装机4.7亿千瓦,连续8年位居全方位球第一名。 全方位球第一名,已成为"风光"产业的亮眼标签。 我国为何能后来居上? 领跑全方位球"风光"无限. 轮毂中心高度达152米,叶轮扫风面积相当于7个足球场大小,每年发电量超6600
2023年7月26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IRDR国际优秀中心王戎团队在《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题为 "Accelerating the energy transition towards photovoltaic and wind in China"(《加速中国光伏发电和风电的能源转型》)的研究论文,首次从能源
2023年7月27日 · 复旦引领的研究团队基于地球系统中多年太阳辐射和风速的小时空间数据,制定了中国加速发展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发电替代化石燃料的中长期建设方案。 该研究同时结果表明,为了达到2060年碳中和目标,如果按照当前规划的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发电建造速度,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相对有限,需要较多的碳捕获与封存(每年需要接近20万亿千瓦时的装机量),造成较高的
2023年7月22日 · 中国实现碳中和需要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其中风光能预计将扮演主力军。 如此大规模的风光资源开发利用,究竟该如何优化布局尚未明晰。
2024年7月4日 · 《公报》详细分析2023年全方位国风能太阳能资源情况,助力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部署,推动能源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气象支撑。
2019年4月8日 ·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达到我国陆地表面的太阳辐射的功率约为1.68×10 3 TW,水平面平均辐照度约为175 W/m 2,高于全方位球平均水平。 而且,太阳辐射资源分布广泛,总体呈"西部高原大于中东部丘陵和平原、西部干燥区大于东部湿润区"的分布特点。 根据年太阳总辐射量可划分为最高丰富、很丰富、丰富和一般4个等级(表 1)。 2018年,我国陆地表面平均年水平面总
2023年7月27日 · 7月26日,上海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IRDR国际优秀中心王戎团队在《自然》(Nature)发表最高新研究成果,首次从能源系统统筹的角度提出了中国
2023年7月27日 · 在研究中,研究团队构建了2021年到2060年间中国使用大规模太阳能光伏和风能电厂替代化石燃料的优化模型,提出了低成本且高效用的能源转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