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8日 · 在各种储能技术中,聚合物介电电容器因其功率密度高、放电速度快、成本效益高、易于加工、自愈能力和可定制的功能特性等优点而受到关注。 过去十年来,该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的步伐,包括新型介电聚合物的发现、基本加工技术的创新以及对新兴材料计算和设计
目前使用最高普遍的储能电介质材料为双向拉伸聚丙烯,但是其存在放电能量密度低、耐温性能差等缺陷,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电子系统微型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要求。
2005年7月6日 · MIM电容器具有半导体衬底101,如,硅晶圆片、绝缘体上硅和外延硅晶圆片。 MIM电容器还具有覆盖在半导体衬底101上而形成的双大马士革结构。 这种双大马士革结构通常具有由铜材料淀积的第一名导电部分102和也由铜材料淀积的第二导电部分106。 第一名导电部分具有在介电材料104内的插塞 (plug)区105和叠加 (overlying)层区107。 第一名导电部分102在与介电材
2024年3月28日 · 电介质电容器是一种通过电介质在外加电场作 用下的极化以及正负电荷的分离来储存能量的储能 系统。与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通 过离子迁移或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换的化学储能系 统相比,电介质电容器由于其储能过程不涉及离子
2018年9月5日 · 在这项研究的文献中发现的数十种材料中,具有最高高比电容的材料是rGO / PANI(还原的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和PANI-NFS / GF(聚苯胺纳米纤维海绵填充的石墨烯泡沫)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
2024年6月18日 · 这种新型电极材料不仅提高了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存储能力,还增强了其循环稳定性,为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该研究还为其他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2024年9月25日 · 新型储能产业链上游为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空气压缩机、换热器、膨胀机、制氢等原材料及核心设备供应;中游为储能系统的集成,包括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储氢、热
2024年1月29日 · 新型储能主要包括储电(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储氢、储热三大类技术路径。 相较于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具有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调节能力强等优势,与新能源开发消纳的匹配性更好,优势逐渐凸显。
2024年10月9日 · 研究了关键材料,包括各种纳米碳、导电聚合物、MXenes 和混合复合材料,它们具有高比表面积、定制的孔隙率和电化学稳定性。 阐明了电荷存储机制,主要是双电层形成和快速表面氧化还原反应。 重点介绍了超级电容器的主要应用,从消费电子产品到电动汽车,并批判性地分析了该领域的基本挑战和知识差距。 此外,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超级电容器将出现重大技
2023年8月2日 · MIT研究人员发现,这两种材料可以与水结合,制成超级电容器(电池的替代品),从而可以储存电能。 据称,这项技术可以使能源网络在可再生能源供应波动的情况下保持稳定,从而促进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例如,研究人员说,他们的超级电容器最高终可以被整合到房屋的混凝土基础中,在那里它可以储存一整天的能量,而基础的成本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