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5日 · 激光掺杂技术是在金属栅线(电极)与硅片接触部分进行重掺杂,而电极以外位置保持轻掺杂(低浓度掺杂)。 通过热扩散方式,在硅片表面进行预扩散,形成轻掺杂;同时表面PSG作为局部激光重掺杂源,通过激光局部热效应,PSG中磷原子二次快速扩散至硅片
2022年5月25日 · 这一形成原理使得激光具有极好的方向性、亮 度、单色性和相干性,能做到将光束限制在几个毫弧度立体角内,使能量高度集中。 激光加工技术优势明显,下游应用场景广泛。
2018年6月1日 · 激光掺杂技术是在金属栅线(电极)与硅片接触部分进行重掺杂,而电极以外位置保持轻掺杂(低浓度掺杂)。 通过热扩散方式,在硅片表面进行预扩散,形成轻掺杂;同时表面PSG作为局部激光重掺杂源,通过激光局部热效应,PSG中磷原子二次快速扩散至硅片
2024年10月9日 · 激光辅助烧结技术又名激光增强接触优化(Laser-enhanced contact optimization (LECO)),2016年由Cell Engineering GmbH申请专利用于修复欠烧结的PERC电池。 LECO是一种先进的技术的激光烧结技术,用于改善太阳能电池中金属电极与硅片之间的接触。 在LECO处理中,激光用于非破坏性载波注入,而处理的驱动力是由LECO过程诱导的电流。 这个过程发生在丝网
3 激光掺杂太阳电池应用技术 目前激光掺杂制备晶体硅太阳电池主要有三种技术:激光掺杂全方位面积发射极、激光掺杂背电场和激光掺杂选择性发射极。 3.1 激光掺杂全方位面积发射极 二十多年以来,已经有多个小组应用激光掺杂的方法制作大面积的发射极。
2022年10月24日 · 激光技术在PERC电池端的应用主要包括激光掺杂(SE)、激光消融、激光划片等,激光消融和激光掺杂已经成为标配性技术。 此外,激光在光伏电池端还有部分小众型应用,如激光MWT打孔、LID/R修复等,具体来看:
2019年9月12日 · 研究了激光掺杂选择性发射极匹配的扩散工艺,通过调整不同的工艺参数,达到相同的高方阻,比较了不同方法获得的高方阻的均匀性,得到了在105Ω/ 左右的高方阻仍能保持较好均匀性的扩散工艺。
2023年1月13日 · 近日,全方位球权威测试机构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出具检验报告,晶澳科技Bycium+电池再次取得重大突破,不仅电池效率创下新高,突破了公司于今年七月达成的"量产尺寸TOPCon电池效率"世界纪录数据;电池开路电压更创造了当前整个商用TOPCon电池
海目星高效光伏电池材料(TOPCon)激光掺杂设备是基于光伏电池工艺、机械自动化、软件算法控制等原理,采用硅片高速输送与定位系统设计、伯努利吸盘的高真空度高速放取技术、超精确度磁性滑台双工位交替治具打标技术等设计技术,针对光伏电池高精确度生产测试工艺等几个方面开展相关的技术研究,将BSG(硼硅玻璃)作为掺杂源,通过扩散炉推进高硼表面浓度的P++层,但
2021年9月14日 · 太阳能光伏激光掺杂技术针对光伏行业中对硅太阳能PERC电池正面金属栅线(电极)与硅片接触部分进行重掺杂,通过激光局部热效应,PSG中磷原子二次快速扩散至硅片内部,形成局部重掺杂区,配合激光高精确度图形化,可实现与后续丝网印刷完美无缺套印